阳山庙观赛神(梁松南征至此,遂为其神,在朗州)。唐代。刘禹锡。 汉家都尉旧征蛮,血食如今配此山,曲盖幽深苍桧下,洞箫愁绝翠屏间。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娑娑起醉颜。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蹋竹歌还。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唐代。李白。 我随秋风来,瑶草恐衰歇。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渡江如昨日,黄叶向人飞。敬亭惬素尚,弭棹流清辉。冰谷明且秀,陵峦抱江城。粲粲吴与史,衣冠耀天京。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会公真名僧,所在即为宝。开堂振白拂,高论横青云。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为余话幽栖,且述陵阳美。天开白龙潭,月映清秋水。黄山望石柱,突兀谁开张。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东南焉可穷,山鸟飞绝处。稠叠千万峰,相连入云去。闻此期振策,归来空闭关。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何当移白足,早晚凌苍山。且寄一书札,令予解愁颜。
咏史诗。首阳山。唐代。胡曾。 孤竹夷齐耻战争,望尘遮道请休兵。首阳山倒为平地,应始无人说姓名。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唐代。李白。 韩众骑白鹿,西往华山中。玉女千馀人,相随在云空。见我传秘诀,精诚与天通。何意到陵阳,游目送飞鸿。天子昔避狄,与君亦乘骢。拥兵五陵下,长策遏胡戎。时泰解绣衣,脱身若飞蓬。鸾凤翻羽翼,啄粟坐樊笼。海鹤一笑之,思归向辽东。黄山过石柱,巘崿上攒丛。因巢翠玉树,忽见浮丘公。又引王子乔,吹笙舞松风。朗咏紫霞篇,请开蕊珠宫。步纲绕碧落,倚树招青童。何日可携手,遗形入无穷。
望首阳山。清代。杨宾。 垂鞭信马蹄,平沙入孤竹。孤竹传者谁,二子伯与叔。让国久无家,东海留芳躅。岂至采薇时,不食还乡曲。而以首阳名,专号兹山麓。清风讵可攀,庙貌随时俗。俎豆纵千秋,不饱他人粟。我来大道旁,日暮仍驰逐。安得拜衣冠,细摸残碑读。
台阳山川风物迥异中土因就游览所及志之以诗。清代。卢观源。 瀛海汪洋环四面,突起层岚开平衍。红毛近峙赤嵌城,澎湖外口相制牵。鹿耳鲲身沙浅淤,海艘出入凭一线。南北悠悠二千里,天府雄城控四县。东南一派枕高山,屴崱云端不可攀。山外海天知何处,舟楫从无此往还。地势蜿蜒俨屏翰,拥护全台曲且湾。面挹波涛临广岸,一望平原烟雾间。平原土壤美而肥,海港交横草菲菲。更有山溪资灌溉,桑麻万顷映晴晖。涓涓细流皆汇海,万水朝宗并西归。此在川流真罕见,南东其亩尽皆非。洪炉鼓涛果属奇,有山如玉照玻璃。显晦无常殊众岫,皎光恒见冬春时。玉案山腰水出火,源泉百沸燄如炊。并系中原稀有事,异见异闻孰不疑。一区迥分南与北,鸡笼山头雪未蚀。凤邑寒冬早放犁,三月陇间收种植。果蔬花卉发先期,锄耰随地可觅食。岁丰足抵三年耕,不知含鼓歌谁德。忆昔伪郑据台阳,居人番族走欲僵。干戈组练填海岸,荡平原野罢耕桑。横征贾舶充军饷,洎索富民及酒浆。幸蒙圣朝诛反侧,一朝清明景运昌。洎令休养届百年,邦称庶富泽绵绵。胶庠文物遍郡县,修竹围中起诵弦。仕宦科名侔上国,拖青泥紫或占先。声教覃敷及异类,雕题黑齿解耕田。雕黑本自夷人俗,旧与生番同族属。于今部落入编氓,火食安居植谷粟。夫唱妇随勤操作,租税公旬受约束。粗习经书暂有人,弹冠振衣宁局蹐。复睹生番半归诚,甲螺丁壮并隶名。射猎啖腥窜山谷,岁输皮贡当薄徵。赤身无分寒与暑,聊蔽下体披棘荆。时隆不矜长驾术,要使羁縻乐太平。洪惟盛世防范周,文臣武将竞宣猷。水师船摆虬龙势,柳营玉帐驿路稠。牧民选用廉能吏,辑宁海国运良筹。即今生众日繁衍,皞熙有象德行流。鲰生才拙典閒曹,旷览瀛壖兴倍豪。未闻竹箭镖鎗悍,祇见浑噩气象高。海氛不染长天碧,潮汐晏如乏怒涛。敉宁是处歌乐土,发箧何须讲六韬。
怀陈处士阳山。清代。李果。 老卧天池岭,寒松骨共存。人如陈仲子,诗是孟襄阳。有女尸蘋藻,无儿受缥缃。风流今已矣,忍更过书堂。
黔阳山中十首 其一。明代。薛瑄。 景好宁知是异邦,竹篱茅舍枕沧江。吏情更有山林趣,绿树门前画戟双。
黔阳山中十首 其三。明代。薛瑄。 尽日江行路不迷,沟塍水满稻秧齐。参天绿树茅茨小,何处人家叫午鸡。
黔阳山中十首 其二。明代。薛瑄。 星轺玉节万山深,到处溪流足茂林。雨过瘴烟清似洗,蛮荒不减壮游心。
黔阳山中十首 其八。明代。薛瑄。 竹椽茅屋江边静,永日惟应鸟雀飞。云白天青山万叠,霜台远客正思归。
黔阳山中十首 其五。明代。薛瑄。 江村地僻草萋萋,小阁閒登日欲西。风景不殊云木秀,只嫌中有鹧鸪啼。
黔阳山中十首 其十。明代。薛瑄。 草阁南风分外凉,看山面水据胡床。宦情萧散知何益,身在江湖忆帝乡。
黔阳山中十首 其九。明代。薛瑄。 花木时光总不穷,青山叠叠水重重。欲寻真宰元无迹,祗见苍苍一气功。
龙阳山行遇雨。明代。薛瑄。 岁晚山行深,山中水重叠。丛篁夹溪桥,桥断横槎接。阴雨竟连朝,云林黯一色。虚风忽冷然,萧萧坠黄叶。抚景复何为,内顾远游客。
阳山大石。明代。薛章宪。 郧星自天着山巅,与天作石知何年。谽呀赑屃断后裂,欲随不随相钩连。硗然蹄股躩且跧,霜饕雪虐成顽坚。夸娥负山跂一足,罔象拔河耸两肩。嵌空窒罅鬼手刓,蜂房联络僧庐悬。崚层石磴蛇倒退,决往未省愁攀援。还从青衣驾赤犊,更觅小有穷兜玄。
华阳山和查教授 其五。宋代。徐积。 朝隐真风暮隐霞,鸾麟接步虎摩牙。岩藏午日冬无雪,池碍南箕荷有花。子欲高眠浮世外,我思长啸白云赊。撄宁未必非仙骨,况有峰头玉女家。
华阳山和查教授 其四。宋代。徐积。 芝似蒿莱玉似沙,更多麟趾与驺牙。云横秦塞妨归雁,风过荆州带落花。游似赤松人已绝,隐如玄豹事何赊。秦宫女子今何在,好问当时秦汉家。
华阳山和查教授 其一。宋代。徐积。 冲断浮云截断霞,满天矛戟竞槎牙。日来洞口回龙驭,月倚风前开桂花。暮雨势连巫峡远,春泉流过楚江赊。物灵地怪非凡境,凤子鸾雏各一家。
送罗范阳山人游嵩山。清代。李英。 长安送客处,把袂思悠哉。马首燕云尽,关前岳色开。飞鸿过大泽,积雪满平台。尔采三花树,何由远寄来。
陵阳山水歌。清代。胡承诺。 前陵阳,后秋浦,此间诸山植如堵。丹霞委兮素霓敷,郁郁乎天阙地肺之名区。鼓蠡东迤走奇峰,直饮新安江水中。珠林翠崿影芙蓉,颇有乳泉石池流淙淙。或悬一发于碍风回日之高标,或藏一缕于停云隐雾之深松。猛兽斑而驯伏,翔鸾碧而裔容。黄山内外别有天,潜与匡庐句曲通云烟。昔人放鱼得放龙,龙去山空心悠然。报以素书盈一卷,教以服食蚤学仙。自是其身有仙骨,龙来迎上陵阳山。山下旧樵侣,遥从山半语。为问钓车今安在,依然昔时予共女。情昵起长叹,伫立久盘桓。欲及浮丘偕子晋,毛褐金策白云间。凡体尘心将不去,黄鹤千龄呼子安。岭头竦绝望八荒,心愉悦兮目苍茫。扪取斗牛接飞星,缥缈数峰横东溟。苔梁一别,石门幽绝。柏实岩古,松风响辍。俄顷髓凝,他年冶裂。涧花著雨焚,天香向晴爇。君行至此欲何为,何事春风祇骚屑。
题白阳山人画册。清代。翁同和。 空中无色色原空,妙具清凉十种风。领略白阳真意思,千秋只有马寒中。
宴清都 壬寅小除夕阳山舟中。清代。朱祖谋。 饯腊蛮村鼓。声声急、雁边低和鸣橹。琼箫市远,膏炉爓薄,好春何许。横溪数萼娇红,点缀入、迎年秀语。任向夕、雪意垂垂,韩山冷落眉妩。银荷翠管西船,歌呼簺博,浑忘羁旅。涂笺燥墨,沾杯淡酒,自温眠绪。荒鸡定怜沈梦,是一夜、乡心几处。唤绪风、帆色新年,春程未误。
望首阳山。清代。张洵佳。 首阳之山不甚高,并无悬崖峭壁干云霄。首阳之山不甚奇,亦无灵芝仙桂纷葳蕤。古来仁人志士矢节捐躯时,或有龙泉饮鸩酒。否则万仞之渊竟投身,否则三尺之组竟缳首。而乃伯夷叔齐特创一奇局,不入周廷裹其足。不食周粟枵其腹,采薇采薇歌一曲。颓然饿倒荒山麓,遂令首阳一山尊之埒嵩岳。乃知仁人志士所恃惟一死,死无一定惟其是。君臣之义无可逃,父母之身不可毁。空山槁饿两无伤,全受全归仍孝子。不然叩马谏东征,胡不即死左右兵,而使西山片石千古垂芳名。
题阳山苍桧图。明代。林弼。 瞻彼阳山冈,蔚有苍桧树。密叶含清晖,繁枝泫零露。秋兰隔芳洲,春草迷长路。游子兮归来,山空岁云暮。
至阳山雨不得登韩文公书院。明代。释今无。 韩公书院在三峰,斜雨濛濛坭屐踪。数簋青蔬多守阃,一江寒浪印诗筒。湿云断绩当山缺,水碓丁咚着晚舂。作令阳山仙不及,终朝閒卧对高松。
近阳山县。明代。释今无。 且将萧索付无言,微雨微吟失远村。船入碧厓人面绿,鹤归枯树雪涛翻。米催木臼机心静,车转天河水力全。多少经纶留草野,风尘徒自困王孙。
宿玉阳山房。明代。王懋明。 涧道行转深,余霞灭残景。然灯宿山房,枕席云泉冷。始知玉潭隈,乃有真仙境。翠微一磬幽,霁月寥天静。叶落霜渐寒,秋高夜弥永。不寐若有怀,啼鼯下松岭。
成化戊戌十二月十六日与吴原博史明古张子静游阳山入云泉庵观大石联句 其七。明代。李应祯。 栖禅余百年,问僧仅三众。凭虚围曲阑,架壑出飞栋。
成化戊戌十二月十六日与吴原博史明古张子静游阳山入云泉庵观大石联句 其六。明代。李应祯。 在悬太师击,攻玉诗人讽。仙煮充腹饥,俗支免腰痛。瑶琨产维扬,琅玕出乃雍。高题少室名,怪作东坡供。半空见玉蝙,千仞附青凤。
成化戊戌十二月十六日与吴原博史明古张子静游阳山入云泉庵观大石联句 其二。明代。李应祯。 神驱道裤呵,鬼劈文错综。尊严凛君临,张拱俨宾送。环列尽儿孙,拥护等仆从。欲假愚公移,谅匪雍伯种。卧鼓慨桴亡,对臼怯杵重。猊吻讶未收,龙鬣怒难控。凝血疑痛鞭,立肺讵冤讼。上漏还启窗,中通自成弄。大惟补天功,小可砭肌用。分矢肃慎来,浮磬泗滨贡。
成化戊戌十二月十六日与吴原博史明古张子静游阳山入云泉庵观大石联句 其八。明代。李应祯。 竹幽补堂坳,树古嵌坳缝。窦黑炊烟熏,坎平钟乳壅。盘盘栈道危,炜炜水泉动。
成化戊戌十二月十六日与吴原博史明古张子静游阳山入云泉庵观大石联句 其三。明代。李应祯。 廉利并攒剑,兀隉侧倚瓮。峄山辱嬴秦,艮岳遗汴宋。截彼民具瞻,壮哉客难奉。
成化戊戌十二月十六日与吴原博史明古张子静游阳山入云泉庵观大石联句 其十。明代。李应祯。 穷攀任生皲,醉吟微带齆。列坐对弯跧,大呼应锽。嗜癖牛李愚,诗战邹鲁哄。
成化戊戌十二月十六日与吴原博史明古张子静游阳山入云泉庵观大石联句 其十一。明代。李应祯。 拜奇得颠名,忧坠成噩梦。
成化戊戌十二月十六日与吴原博史明古张子静游阳山入云泉庵观大石联句 其十二。明代。李应祯。 试与扣山灵,傥售捐薄俸。
贻阳山王令。明代。岑徵。 屠龙才技试烹鲜,湟水鸾翔近十年。父老共传为政美,县邻同道使君贤。春花不种河阳树,流水空闻单父弦。最是昌黎当退食,肯容区册到堂前。
北游诗十八首 其二 北游留别阳山顾愿。明代。张元凯。 顾生言志高,乃住卑犹山。常来访屠博,悲歌游市阛。葛巾一角垫,长裾其色殷。蹇步上大堤,桃花在窗间。袖里金错刀,换酒良不悭。宁待飞青霜,坐以凋朱颜。皇皇脱长剑,送我西入关。赠处两不语,流涕各潸潸。世无四公子,弃客如草菅。间有魏其侯,聊可与往还。
顾秀才阳山草堂。明代。祝允明。 家住山城不到山,强题诗句抗尘颜。君家客坐烟萝里,尽著閒人自不閒。
题保定抱阳山寺。元代。张弘范。 山僧掣脱利名缰,特去幽岩搆一堂。兀坐忘机禅榻静,高吟纵意竹窗凉。奔驰世外心千里,参透人间梦一场。终日杜门稀万事,此中滋味少人尝。
题阳山寺。宋代。吴儆。 忆昨去家时,凉风肃巾屨。闾里重远别,祖席烦亲故。期会趋晷刻,仓卒戒徒御。首尾遍吴楚,复退分携处。岁月拂尘壁,廊无识故步。故人新绛帷,方屨盈外户。褰裳喜我来,寒温问浪苦。樽酒开欢颜,鸡黍羞珍具。欲少为君留,归心已先骛。年少未仕初,饱食厕庠序。束书事遨游,光阴等閒度。一为升斗縻,奔走穷朝暮。欲学不可得,虽悔复谁诿。诸君其早图,前覆戒吾车。
避贼严阳山次蜀僧清雅韵 其一。宋代。韩驹。 苦菜敷新叶,高槐偃旧枝。三生草庵主,故与此山期。
避贼严阳山次蜀僧清雅韵 其二。宋代。韩驹。 乱离多探报,荒僻少知闻。白发如荒草,秋来不可耘。
登阳山妙净院。宋代。陈深。 野寺虽牢落,山僧亦自如。幽栖娄虎空,灵迹近龙居。地胜轩楹古,天寒草木疏。凭高望城郭,把酒一唏嘘
龙孙竹生辰阳山谷间高不盈尺细仅如针而凡所以为竹者无一不具予寘石斛中暮春生数笋森然可喜为赋此。宋代。张栻。 小竹如针能具体,方春茁笋更堪怜。乾坤妙用无馀欠,隐几旁观为莞然。
蕃侍舅翁衡州史君游吉阳山舅翁举往年与南涧韩公唱酬长短句蕃赋三诗 其二。宋代。赵蕃。 闻道常年会,尚书领客来。公能哦旧句,我恨阙初陪。郁郁云峰雨,苍苍石磴苔。人亡与节逝,已矣两裴回。
蕃侍舅翁衡州史君游吉阳山舅翁举往年与南涧。宋代。赵蕃。 惨澹松围障,蜿蜒石隐龙。背城无数里,献状有千峰。此地虽为寓,兹山特未逢。因公九日集,临眺得从容。
登首阳山谒夷齐庙。唐代。李颀。 古人已不见,乔木竟谁过。寂寞首阳山,白云空复多。苍苔归地骨,皓首采薇歌。毕命无怨色,成仁其若何。我来入遗庙,时候微清和。落日吊山鬼,回风吹女萝。石崖向西豁,引领望黄河。千里一飞鸟,孤光东逝波。驱车层城路,惆怅此岩阿。
风入松 陵阳山中。清代。李符。 千章夏木密遮天。一路闻蝉。农家尽报香粳熟,未交秋、便刈山田。矮屋安排水碓,趁春雨后新泉。子明为令即为仙。野老相传。池名黄鹤今何处,但苍茫、一派云烟。问水寻山今日,青鞋布袜何年。